close

醫療的誤解
   有一位懷孕七週陰道出血的孕婦到門診來照超音波(3/7),當時門診的特約醫師從腹部超音波有看到妊娠囊,但是沒有看到心跳,醫生告訴該孕婦說,有可能是空包彈,如果是空包彈則有可能要做人工流產手術。因此建議該孕婦下星期再來門診照一次超音波以確定胎兒有沒有正常,醫師並且開了安胎藥給該病人安胎。 病人不放心,當天跑去國泰醫院再去照一次,結果有看到心跳。病人很生氣寫了投書到醫院來,訴說不滿的情緒。投書上面寫著:署基的醫師沒有看到心跳,要她拿掉小孩,並且質疑為何署基的醫師沒看到,而國泰的醫師從陰道超音波卻有看到小孩的心跳。
這當中出現了一些誤會:
1.如果該孕婦的月經正常的話,懷孕七週應該看得到胎兒的心跳,如果看不到心跳而且妊娠囊比較小的話,就表示有可能是空包彈,應該追蹤治療。
2.如果該孕婦的月經不正常的話,懷孕七週有可能從腹部超音波看不到胎兒的心跳,此時就要照陰道超音波,以確定小孩的大小,但是仍然不排除空包彈的可能。
3.病人可能沒有聽清楚醫師的解說,誤以為醫師要她把小孩拿掉,如果醫師要她把小孩拿掉,為何還開安胎藥給該病人安胎?並且還建議該孕婦下星期再來門診照一次超音波以確定胎兒有沒有正常?
註:
 一般早期懷孕的出血的治療,最有效的方法是臥床休息。至於安胎藥可有可無,只是輔助用藥,並非絕對需要,病人只需要門診追蹤診療即可。有些醫師遇到早期懷孕出血的病人,除了開安胎藥以外,還會給病人抽血看看絨毛膜指數有沒有正常,其實這是過當醫療(除非醫師懷疑病人是子宮外孕,才有必要抽血)。為何會如此呢?最主要是怕病人擔憂才做的防禦性醫療,其實這是不必要的。因為會早期懷孕出血的妊娠囊,很多是不正常的妊娠囊,此時如果硬要把它保留下來是沒有必要的,這就是所謂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自然淘汰法則。此時我們都會安慰孕婦,建議病人多休息門診追蹤檢查即可,如果真的流掉了,也不必太在意。很多不明就裡的病人,還以為幫她們抽血的醫師是好醫師呢﹗

P.S.:
生老病死任誰都無法預知, 更何況是胚胎的發育尤其奧妙, 有可能此刻看不到胎兒心跳, 卻在下一秒鐘出現了胎兒心跳的搏動, 此個案應該是醫護人員與病患之間認知的差異所造成的誤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onorvip 的頭像
    honorvip

    honorvip

    honorvi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